《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(2021-2035年》
2024-05-13发布时间:2019-08-27 来源: 作者:
第一章 特色简介
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,晋中地区南部,地理坐标在东经112°12′~112°31′,北纬37°12′~37°21′之间,东连祁县,北接文水,西邻汾阳,南靠沁县,西南与介休县接壤。县境南北长约40公里,东西宽30公里,总面积为1260平方公里。平遥始称“古陶”,相传为帝尧的封地,春秋时代为晋国古邑,后称中都,汉代置京陵县、北魏时置平陶县,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(焘音同陶)改称平遥,至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,曾先后为太原郡、西河郡、介州、汾州所属,建国后,属榆次专区,晋中地区(专区),现属晋中市。
古城位于县境中北部,面积2.25平方公里,实际居住人口3.5万人,规划居住人口2.2万人。
一、历史沿革
依据现有资料的分析,在名城发展史上有四个非常重要的阶段:西周宣王时期、明洪武时期、清末票号时期和解放后时期。
二、自然环境
名城位于县境西北惠济河和柳根河冲积扇尾部,地形平坦开扩,平均坡度千分之五左右,由东南向西北倾斜。
三、人工环境
(一)城池形态
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,意在长生不老,青春永驻,坚如磐石,金汤永固。据传古城六座城门(即瓮城)各有象征和喻意:南门(迎薰门)为龟头,面向中都河,可谓“龟前戏水,山水朝阳,城之修建,依此为胜”。城外原有水井两眼,喻为龟之双目;北城门(拱极门)为龟尾,是全城最低处,城内所有积水都经此流出;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,上西门(永定门),下西门(凤仪门)和上东门(太和门)外城门向南而开,形似龟之三腿正常向前屈伸,唯有下东门(亲翰门)的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,据说是古人建造城池时怕“龟”爬走,将其左后腿(即下东门)拉直,并用绳索绑好拴在距城8公里处的麓台塔上。
(二)城市格局特色
平遥古城以南大街为轴线,按左城隍(城隍庙)、右衙署(县衙)、左文右武(文庙、武庙)、东观(清虚观、道教)、西寺(集福寺已不存、佛教)、市楼居中的对称式布局的结构。南大街、东西大街、城隍庙街、衙门街构成“干”字型商业街,其规模超出一般传统城镇,反映了当时商业贸易的繁荣,城内道路平面格局、空间尺度、街巷名称均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特点,其格局成“井”字和“丁”字型街、巷、马道的形式,当地人称“四大街、八小街、七十二条蚰蜓巷”。
(三)整体空间特征
古城整体空间布局井然有序,整体效果强烈,南大街为轴线,构成整体空间的视觉中心,大片的青“灰”色民宅和庭院绿树,衬托出了古城市楼、城隍庙、县衙、文庙、武庙、清虚观等体量较大、色彩绚丽的庙宇建筑群。城市空间为水平式,天际线平展而稍有起伏,是我国传统城镇杰出反映。
(四)院落空间
平遥民居以四合院为主,目前城内所遗留的四合院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所建,也有部分为明代遗存。这些四合院保存完好,布局与造型丰富多样,细部华丽精美,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。
平遥四合院的总体特征:
·“外雄内秀”的整体形态;
·狭长的平面布局和封闭内聚的院落空间;
·四合院与锢窑的完善结合;
·多样化的院落组合形态。
平遥四合院的构成特征:
·平面布局——对称
·空间、外观——封闭
·建筑材料——砖、土、木
·建筑装饰——华丽
·三进院目字形的基本布局形式
·院落形状为长方形(长宽比多为2:1)
·院落的构成要素为:正房、倒座、厢房、中门、大门、过厅
·院落分为串联型、并联型、混合型三种形式
(五)街巷空间
平遥街巷空间特征为:
·城内街道格局为“四大街、八小街、七十二条蚰蜓巷”
·南大街、东西大街、城隍庙街、衙门街构成“干”字型商业街
·空间尺度:路窄墙高
·街巷立面:简捷富有高低变化的高墙、屋顶,多形式华丽的大门,构成封闭感较强的外观。
(六)建筑特色
平遥建筑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民居建筑特色中,院落中的建筑分为:正房、厢房、倒座、过厅、中门、大门。
平遥民居建筑的特征为:
·正房:分为砖木型和锢窑型
·厢房:分为砖木型和锢窑型
·倒座:分为砖木型和锢窑型
·过厅:分为砖木型和锢窑型
·建筑高度序列为:正房——倒座(过厅)——厢房(厢房高度由外至内逐步升高)——中门
·中门:分为木构垂花门和砖雕门
·大门:分为屋宇式和开墙垣式
(七)平遥古景
平遥旧有八景,后增为十二景,为贺兰仙桥、市楼金井、凤鸟栖台、于仙药迹、源池泉涌、婴溪晚照、超峰晓月、麓台叠翠、清虚仙迹、书院弦歌、河桥野望、仙观古柏,分布城内和城周的有六景。
四、人文环境
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,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,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、社会、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。
平遥古城内包含的文化内涵丰富,本次规划重点对古城包含的晋商文化、宗教文化、院落文化、街巷文化、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。
(一)晋商文化
平遥古城有非常深厚的晋商文化的沉积,晋商文化的集中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:
·经营场所:店铺
·生活场所:宅院
·发展历程及历史传说:风云人物
(二)宗教文化
宗教活动场所在古城中林立,反映了平遥宗教文化的繁荣,其中以佛教活动场所庙宇为最多。
宗教文化体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·宗教活动的场所:庙宇
·宗教信仰的类型:道家、佛教、儒家、天主教、基督教
(三)院落文化
平遥四合院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、舒适的居住条件、灵活的空间组织,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场所。关上大门便把外界的尘嚣留在高墙之外,“遥知静者忘声色,满月清风未觉贫”。在院中赏花栽木,宁静养心,满足了道家遁世的渴求;打开大门又可以投身世俗生活之中,实现了儒家出世的愿望,传统的儒道矛盾在四合院中找到了平衡点。严谨的空间序列、对称的布局、沿轴线空间等级的递进,反映了宗族合居中尊卑、男女、长幼的等级差别,用空间的差异区分了人群的等级关系,传统的封建礼教思想在四合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
平遥民居反映了以下的文化内涵:
·伦理观念长幼、尊卑有序
·思维观念封闭、内敛
·信仰观念对风水、土地、门神、灶王的敬仰
(四)街巷文化
街巷文化主要内涵:
·体现原始的功能划分
·体现人的生活轨迹
·体现古老的传说·体现历史人物、家族姓氏
·体现古代造城有序中的无序
(五)民俗文化
1.社会网络
社交点、活动点、购物点、认识点构成社会生活网络。
平遥古城经历了几百年沧桑,古城内的居民世代相传,形成了固定的社交点、活动点、购物点及认识点。
2.民间文化
工艺美术:推光漆器、彩色泥塑、剪纸、传统家俱等。
戏曲歌曲:传统秧歌、地方民谣(如夸特产)。
书法绘画诗文:历代名人遗留的文学艺术作品。
3.传统习俗
婚丧活动、传统节日(如春节、元宵节、中秋节等)、地方集市活动。
4.风土特产
平遥牛肉、碗脱则、沙滨果、长山药等。
第二章 保护规划简介
在依据整体性、原真性、新老建筑相协调、保护与发展互促原则的基础上,通过建立一个清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框架,对古城的物质环境进行整体全面的保护,对古城的非物质环境进一步挖掘,使古城既具有北方城镇历史人居的功能,同时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和预期的发展。
本规划将古城分为古城整体、各个院落、单个建筑三个层次及物质、非物质两个方面进行保护整治。旨在解决现代的活方式与传统居住模式之间、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、亟待有效的管理与相对滞后的管理机制之间存在的矛盾。
本次规划将古城职能定位为中国北方汉民族传统文化标志区、传统风貌旅游区及以传统民居为特色的居住区。
规划总人口控制在2.2万人左右,其中暂住人口控制在5000人以内。
一、自然环境保护
保护古城及其周边的地形、地貌,不得随意抬高、降低古城内及其古城外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地面高度;不得随意破坏古城及其周边的植被,如需建设须报省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。
在古城内及古城周边应加强绿地建设改善环境,原址恢复护城河,治理古城周边的惠济河、柳根河,使古城处于河流环绕中。
二、古城用地布局调整
优化古城的用地结构,维护古城的形态及格局,保留必要的传统产业用地,满足古城发展的要求。搬迁所有工厂及对古城风貌有影响的单位,整治古城内部交通,解决古城内外联系,添加园林绿地,合理安排各类为古城居民及为旅游业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。规划古城内的用地主要为文物古迹用地、居住用地、混合功能用地、绿地四类。
三、 保护区划分
古城内依据街区历史风貌保存的完好程度分为四级保护区,分别为绝对保护区、一级保护区、二级保护区、三级保护区,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。
古城外依据距离古城的远近程度分为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。
四、街巷保护与整治
依据街巷历史风貌保存的完好程度,将古城内的街巷分为一级保护街巷、二级保护街巷、三级保护街巷三级,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。
同时制定了街巷保护通则及街巷增设规定、门面房开设管理规定、“干”字形商业街管理控制的条文。
五、院落保护与整治
依据民居院落历史风貌保存的完好程度,分为重点保护院落、一般保护院落、保留院落三级,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。
六、建(构)筑物保护与整治
古城内建(构)筑分为文物类建筑、保护类建筑、改善类建筑、保留类建筑、更新改造类建筑五类,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。
同时对新建建筑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。
七、历史环境要素保护与整治
古城内的历史环境要素包括:院墙、台阶、古井、树木等。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。
八 非物质文化保护
全面保护古城的历史脉络,保护古城的传统氛围,保护古城的生活及居住场景,使古城永远充满活力。重点对古城所包含的晋商文化、宗教文化、院落文化、街巷文化、民俗文化进行梳理及保护。
九 道路交通规划
对古城进行交通管制,同时对停车场设置、公共交通方式进行控制。
十、市政设施
对给水、排水、电力、电信、燃气、供热、环境卫生、公厕、消防等方面进行规划。
十一、旅游引导
旅游开发必须遵守合理利用、永序利用古城资源的原则,旅游开发必须符合古城保护的要求。建议古城旅游开发模式由观光型游览转变为体验型游览,由线型游览转变为片区型游览。进一步发掘古城的传统文化资源,加强传统娱乐业及民间艺术活动表演;鼓励民间工艺品收藏、交易、展示活动;鼓励民间资源的开发利用,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加强民俗宾馆的建设。古城内的旅游住宿人口不得超过5000人。
十二、实施与管理
包括行政政策管理建议、经济政策管理建议及建设时序三方面的内容。
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、图则、规划说明。
扫一扫,关注我们